|
除了找准贫困的“根”“输血”外,更重要的是,扶贫干部要多去研究本地资源和市场可能的“连接点”,善于为产业找“婆家”。
最近,笔者下乡时偶遇昔日的同学,几句寒暄后当提起地里的收成时,他脸上堆满了笑容。他说,今年种的油菜是先找好了“婆家”后养的“闺女”,收成不错。
原来,去年在油菜播种前,他在网上看到一家实力较强的油脂公司推荐一种高油酸的新品种油菜,有意向与有土地的农户联姻。该品种具有高产、出油率高、抗倒伏抗病虫害等优势。生产出来的产品该公司按高于当年其他品种油菜籽市场价0.7元的价格负责回收。经再三权衡、斟酌,他去公司实地考察一番后签定了合同,领回油菜种。尽管今年当地在油菜盛花期遇到了长期的绵绵阴雨,其他品种的油菜都有所减产,可他种的新品种油菜因为有公司兑现合同,较之去年每亩地还增收了200多元。
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到了我们正在实施的扶贫工作。
有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四成耕地是由280万家各类新型农业主体负责经营,剩下的两亿多农户经营着其余六成耕地。这些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往往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产品结构调整不及时,缺乏“抱团取暖”的合作意识,所以他们在抵御瞬息万变的市场风险时显得极其脆弱。这就要求我们扶贫工作者在指导农户调整产品结构时必须克服盲目性,不能只考虑如何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大力发展养殖业,却对产品将来的销路毫无把握。我们经常透过媒体看到,有些地方早已过了采摘季节却仍有大量的苹果或柑橘还挂在树枝上随风摇曳;西瓜烂在地里无人问津;山药因贱卖农户无力去挖······这些因盲目跟风调整扩种严重挫伤农户积极性的新闻已屡见不鲜。
扶贫要扶在“根”上,除了找准贫困的“根”“输血”外,更重要的是,扶贫干部要多去研究本地资源和市场可能的“连接点”,善于为产业找“婆家”。无论是利用“互联网+”“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抑或是培育特色产业,都需要我们勤跑市场,摸准信息,实行以销定产,培育可持续性“造血”产业。或者延伸产业链,把工业跟上去,搞好就地转化,以彻底解决“产”后农民的后顾之忧。在整个扶贫链上,我们的扶贫工作者既是“媒婆”、高参,又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梯子”。尤其是一些附加值高和具有前瞻性的种植业或养殖业,既要“引”得进来,还要“销”得出去,而且关键是销得出去。只有通过市场将农民的“劳动”变成真金白银,让他们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他们才会有真实的获得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