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新增经营主体7.9万户
实有经营主体达39.4万户,外商投资企业增幅居全省第二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2023年,我市经营主体培育取得新成效。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市实有经营主体39.4万户,同比增长12.93%,每万人拥有经营主体1543户,居全省第四位;2023年我市新登记经营主体7.9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2.6万户;完成“个转企”1569户,同比增长118.5%;大力支持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全年登记外资企业48户,居全省第五,增幅居全省第二。
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强力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控制成本为核心,高标准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提高登记注册效能。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标准,严格落实企业开办“210”标准,将银行开户预约纳入企业开办服务范围,实现企业注册后银行即开户,线上全程网办、线下“一窗通办”。持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实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信息申报承诺制改革,将禁止清单之外非前置审批经营主体的书面承诺作为场所证明材料,降低了准入门槛;在全市59个乡镇(街道)推动个体工商户登记全面进驻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做到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进一步提升登记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经营主体退出改革,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除公告时间外实现全流程1个工作日内办结。
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全面推进证照制度改革,抓好523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的信息推送和“双告知”职责,对新增的16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涉企事项及时通知相关单位抓好制度兑现,推动“证照分离”改革的落地落实。做好“一业一证”改革牵头工作,协调市行政审批局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在省定的25个事项基础上,市级增加13个,沙洋县增加6个,目前我市已实现43个“一业一证”行业改革落地。推行“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选取便利店、小餐饮、母婴用品店、美容美发店等13个实体行业,自主探索开展以“公共信用+行业信用”为基础的“市场准营即入制”试点。
在登记注册业务方面,为企业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大力推行网上办、容缺办、延期办,引导经营主体在线办理设立、变更、注销登记业务。通过容缺办理方式降低群众整理申请资料的难度,提高办件审核通过率。开展“壮苗”行动,全市开展对新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的各类经营主体实行全覆盖的回访问需、个性帮扶。压实“个体工商户服务月”等活动,加强部门联动,合力宣传政策,畅通个体工商户投诉、维权路径。截至2023年底,通过全省个体工商户公共服务专区反映诉求64条,其中登记许可诉求31条,占比48%;信用监管诉求9条,占比14%;食品餐饮监管诉求4条,占比6%;网监合同诉求6条,占比9%;计量、用气、融资、税务、用工诉求各1条,各占比1.6%;其他诉求9条,占比15%。诉求办结率100%。提高办件质量,认真落实“超时件”“好差评”核查工作,杜绝人为导致办件超时的现象;积极动员办事群众对网上办件进行评价,努力提高群众办件的评价率。克服“一网通办”工作中“超时件”“好差评”存在的短板问题,进一步提高“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成绩。(记者汪兵洋 通讯员刘先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