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荆门 活动
查看: 59|回复: 0

[政府机关] 累计1.9亿元,惠及4.7万人!荆门这项保障标准再提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81

回帖

3万

积分

注册时间
2016-10-31
最后登录
2024-6-21
荆币
21800
回帖
81

实名认证微信认证社区元老忠实会员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24-6-3 09: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地址:湖北荆门

5月31日,荆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荆门市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新闻发布会,市社会救助管理局、东宝区民政局、掇刀区民政局等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社会救助改革创新相关政策及工作推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些年,我市持续推进低保扩围增效,兜底保障成效明显。截至2024年4月底,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7万人,累计发放资金1.9亿元。

完善政策制度 创新服务手段

市社会救助管理局局长马文霞

推进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今年以来,坚持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救助为核心的第一层基本生活救助,全市47437名低保对象、7368名特困人员纳入救助保障范围;落实低保边缘家庭救助政策,发挥第二层专项救助作用,7252名低保边缘家庭成员享受医保、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政策;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第三层作用,对急难型、支出型困难群众临时救助760人次、资金241万元;建立慈善帮扶等社会力量为第四层补充救助,开展走访慰问、物资捐赠、学生资助等,救助帮扶困难群众1.2万人次、资金157.2万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2024年农村低保标准上调至675元/人·月(增幅10.1%);中心城区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上调至855元/人·月(增幅6.8%),非中心城区城市低保标准上调至805元/人·月(增幅7%),同步上调特困人员、孤儿救助标准,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开展社会救助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摸排核查,坚决避免因“脱保”“漏保”等造成规模性返贫。

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通过自主申报、入户走访、热线反映、数据比对等方式,广泛动员基层干部、村级组织、社会救助协理员、社会工作者等,进村入户,全面精准掌握辖区低收入人口情况和底数,纳入监测范围。建立完善困难群众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链接公安、住建、人社、金融等部门数据,汇总重病病种、残疾情况、车辆价值、住房面积等指标,及时分析并筛查出有潜在风险的对象,并作出研判提示,逐步实现对困难群众的信息汇聚、监测预警、精准救助。

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全面推进社会救助事项审批权限委托下放到乡镇(街道),优化救助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开通湖北政务服务网、“鄂汇办”APP和“湖北救助通”微信小程序,方便困难群众网上办、掌上办。全面推行低保告知承诺制,10个工作日完成审核确认。

东宝区:加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的照料护理

东宝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刘红莲

一是签订照料服务协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第三方机构签订照料服务协议,对全区500多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实施照料服务。

二是建立定期探访机制。第三方机构组建的专业照护团队,每户每季度上门服务2次,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安全有关注、平时有照应、生病有看护、心灵有慰藉”,同时提供相关日常服务。

三是关注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深入了解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重点加强对高龄、重病等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的跟踪关注,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及时纳入机构集中供养。

掇刀区:创新开展“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服务项目

掇刀区民政局党组成员苏凡

一是“线上平台+线下服务”模式。“线上平台”依托“民政救助情暖万家”APP和“连心热线”,对困难群众通过线上发布需求信息进行调度、管理;“线下服务”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志愿者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关爱服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双轨运行,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收集处理各类求助信息5000余条,引导271名服务对象参加志愿服务43000余次29560小时,获取志愿服务积分156928分,实现“他助”向“助他”的华丽转变。

二是“定期关爱+个案处理”模式。建立一周一次电话询访、一月一次上门探视(生活帮扶)、二个月一次小组活动、一年十二次社区活动等定期关爱服务机制。对失能失智、精神病患、困境儿童等特殊对象采取“个案处理”,提供代办代买、社会支持、心理疏导、陪伴成长等个性化服务和全方位帮扶。帮助60名困难家庭青少年儿童提高书法和绘画水平、 16名困难学生链接到每人2万元的助学资金。

三是“主题活动+物质激励”模式。依托6个社区关爱服务点,结合传统佳节和季节变换,定期谋划开展“感恩励志、爱党爱国”“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儿童兴趣辅导、安全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丰富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依托连心超市,对困难群众参与志愿服务获得的积分,通过集中和随机2种方式进行物资兑换;定期评选“月度之星”“年度之星”和优秀志愿者,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积分奖励。项目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90余场次,吸引11580人次参加,兑换生活物资29万余元。(记者 乔锦 吴浩 见习记者 潘荆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